宝宝刚出生就要挨一针,有必要吗?
摘要:北京时间20191116关于【宝宝刚出生就要挨一针,有必要吗?】的具体情况和说明,让www.eyc62n.net.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。
维生素K是何方神圣?
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,有两种形式:叶绿醌和甲基萘醌,叶绿醌存在于植物中,并可从食物中摄入,当它与脂肪一同摄入时,吸收更佳;甲基萘醌由肠道细菌产生,只有少量可被吸收。维生素K在凝血途径中起重要作用,可保持正常的凝血机制,保持骨骼和其他组织的健康也需要维生素K。
维生素K缺乏
在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,维生素K缺乏较罕见,主要原因是叶绿醌在植物中广泛分布,人们可从食物中摄入,甲基萘醌可由肠道菌群产生,且维生素K在细胞内容易被再利用。维生素K缺乏在新生儿中较常见,原因有四点:1.母亲怀孕期间,母体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的维生素K量很低;2.宝宝出生后最初几天,其肠道尚未获得能产生维生素K的细胞;3.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;4.新生宝宝肝脏未发育成熟,不能有效地利用维生素K。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障碍,如果不补充维生素K,新手宝宝有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(vitamin K deficient bleeding, VKDB)的风险。
新生宝宝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瘀斑、粘膜出血、鼻出血、胃肠道出血、血尿、伤口或手术切口渗血,甚至是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。早发型VKDB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,更容易发生颅内出血,通常与母亲使用阻断维生素K作用的药物(如抗癫痫药)有关;经典型VKDB发生在出生后1-4周;迟发型VKDB发生在3周龄至8月龄期间,在出生时无接受维生素K预防治疗且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多见。
如何预防
美国儿科学会推荐,为了预防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,所有新生儿都应在出生6小时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,剂量为0.5-1mg,对于早产儿,可给予每公斤体重0.3mg的剂量,以降低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病率。所以新生宝宝是有必要挨这一针的。
对于服用过抗癫痫药物的孕妇可在分娩前口服叶绿醌,按医生开具的用法用量服用。母乳中维生素K 1的含量较低,可以通过增加母亲膳食中的摄入量来补充纠正。